当前位置:
首页>法学园地>业务研讨>正文
调解的方法与技巧
作者:苏恒 发布时间:2014年06月03日 11:27 文章出处:

? ? ? 法院调解,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主持和协调下,就案件争议的问题进行平等协商,达成协议,并经人民法院确认,从而解决纠纷所进行的一种诉讼活动。法院调解对于息讼止争及维护邻里和睦、社会稳定、节约诉讼成本与司法资源,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。要真正做好法院调解工作,使之既要符合自愿、合法的原则和审判方式改革的要求,还要使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都满意,并非是件容易的事。 在调解方法上,笔者认为至少应该把握以下三条基本的策略:

? ? ?一是把握基本前提。分清是非,明确责任是调解成功的基本前提。只有让当事人双方分清了是非,明确了各自的责任,调解才有基础,调解的理由才有说服力,当事人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调解员提出的调解方案。因此我们在调解中,无论当事人是否愿意,作为案件的调解员都应主动地组织双方当事人分清是非,明确责任,这样可使调解成功率大大增加。

? ? ?二是把握个案特点。因案制宜,是调解成功的关键因素。例如群体性纠纷案件,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有影响的“领头人”身上;婚姻家庭纠纷则要把重点放在社会地位、经济条件相对强的一方身上;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则是把重点放在加害一方等等。同时,对不同类型的案件采用不同的调解技巧。对婚姻家庭等人身关系和损害赔偿类案件,要进行法制和道德教育,情理相融,唤醒当事人的良知,可以提醒当事人换位思考,以利于双方当事人的相互理解与妥协,由“对抗”走向“对话”,从而实现达成协议的“双赢”局面。

? ? ?三是把握调解时机。掌握火候,把准时机是调解成功的必要条件。案件调解的顺利与否、成功与否均与调解员能否把握好调解的时机与火候紧密相联。例如双方对案件的标的争议很大的时候,双方的感情尖锐对立的时候,就不能急于进行调解。这样即使达成调解协议了,也有可能出现一方反悔的“后遗症”。这时要待双方感情稍微缓和时再调解 ,有的案件可以采取面对面的调解方式,有的则只能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式,这就要调解员要善于从情感上影响当事人。

? ? ?四是运用调解技巧。我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,以下十种调解方法,在调解过程中运用,取得的效果较好:

? ? ?(一)保持中立取得信任法。保持中立就是调解员在处理案件中,与双方当事人保持同等距离,不偏不倚,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,建立起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员的信任感,这是顺利开展调解工作的前提。

? ? ?(二)基本事实与法律关系清楚法。调解员应当通过阅卷审查、证据分析、听取当事人陈述的方式,了解案情,弄清案件基本事实,理顺法律关系,这是能够正确开展调解工作的基础。

? ? ?(三)主动引导法。在调解工作中,调解员应当积极充当双方关系的斡旋协调者。在调解过程中,调解员不能机械理解当事人自愿原则,要把程序上的自愿与实体上的自愿结合起来,才能引导当事人展开调解。仅仅在程序上征求当事人是否同意的作法,是不能打开调解局面的;当出现调解僵局,调解员应当主动介入打破僵局。

? ? ?(四)调解方案应变法。要改变以往仅由当事人提出调解方案的作法,要调解员提出调解方案与当事人提出调解方案相结合,调解员还要准备多种调解方案,应供当事人的选择,并根据情况逐步展开。

? ? ?(五)是非责任适度评说法。调解要分清是非责任,但并不应当象判决说理那样明明确确,要根据案情留有余地,张弛适度,有的点到为止,有的含蓄表示,有的明确评判,还要善于利用道德规范、公序良俗释法说理。

? ? ? (六)营造调解氛围法。一般来讲,诉讼当事人都有一定的对立情绪,要使调解达成协议,调解员必须根据不同案情,恰当把握当事人情绪,营造有利的氛围。采取"面对面"和"背靠背"相结合、趁热打铁和冷处理相结合的方法,有时对当事人的情绪激动要善言软化,有时也允许当事人适度宣泄情感。总之,从有利于调解出发,调控调解氛围。

? ? ?(七)情义融化法。当事人虽因矛盾纠纷走上法庭,但多数都曾有不同程度的情义联系。因此,在调解中,要善于利用当事人间的情义关系,唤起他们过去的感情或友谊,使得双方互谅互让,握手言和。

? ? ?(八)利益平衡法。一方面,要寻求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点;另一方面,分析当事人个人利益的平衡。使双方当事人利益平衡,各得其所,减少无谓的争议,不打不必要的“气官司”。

? ? ?(九)困难谅解法。在诉讼调解中,确因经济困难,难以达成调解协议的不少。善于引导权利人从维护自身利益的大局和实际出发,体谅对方困难,在给付数量和时间上作适当的让步。既不会对权利人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害,也有利于义务人自觉履行,实现权利人的权益。

? ? ?(十)潜移默化法。在整个诉讼过程中,都要向当事人传递中华民族“和为贵”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念,在当事人庭前调解或诉讼调解过程中,引导当事人尽量选择调解、和解的方式解决争议,为开展调解打下基础。对一些调解达不成协议的案件,也要认真做好释法说明工作,向当事人分析是非责任的利害关系,为当事人服判息诉打下思想基础。

第1页??共1页

编辑:梁园????

上一条:执行案件中利用债权转移能否变更申请执行人? 下一条:关于民商事案件调解的一些体会

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
Copyright ©龙圩区法院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.
浏览本网站推荐您使用IE 7及以上浏览器